返回 煮水壶的发展史:古人是怎么选择煮水器的? 1

煮水壶的发展史:古人是怎么选择煮水器的?

       原来古人认为做水壶的最好材料竟是俗不可耐的金银。因为这些金属传热好,本身洁净无味,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,不易锈,不会把水染出怪味来。古人当然未必知道这些,完全是实践出来的真知。陆神仙说:“鍑:以生铁为之……洪州以瓷为之,莱州以石为之。瓷与石皆雅器也,性非坚实,难可持久。用银为之,至洁,但涉于侈丽。雅则雅矣,洁亦洁矣,若用之恒,而卒归于铁也”。(《茶经》)唐朝是煎茶,茶做成饼,用时碾碎了,末放在水里,用火煮开了喝,比较原始。在这种泡法下,水壶和茶壶其实是一回事。一般情况,这个壶是用生铁的,用瓷和石很“雅”,但热传导太差,容易炸、碎,还老烧不开。再说,石头和粗瓷还会有土味。用银做壶最干净,不会破坏茶的原味,但有点奢侈。瓷石固然雅,白银固然洁,说到最后,还是生铁最实惠又大碗。


日本经典鬼霰纹饰煮水壶的发展史:古人是怎么选择煮水器的?


       别小看这段话,日本人追随了千多年,茶事从唐宋传入日本。直到今天,日本茶道还是整老大一铁壶,高端是用银壶,这种敬畏传承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。

       小编的读后感是:只要有闲钱,陆神仙还是提倡银壶的,只不过有点心理障碍。当年白银还是货币,拿来做壶的确有点不像样。

       到了宋朝,茶事有了改进,开始点茶,先把茶末放碗里,烧了开水,再倒碗里调糊,最后冲茶。茶末会浮在水面,用茶匙连打带搅和,能搅出花儿来最牛。上次在澳洲看牛仔的茶道表演,野外烧水,开了撒把茶,茶末浮着怎么办?壶上系根绳,水流星似的一抡,茶就被离心力拉下水了,另是一种粗犷的智慧。东西方对付茶叶末子的办法,可以看出性情风格的不同。

       这样,水壶和茶壶就分离开了,为方便向茶碗里注水点茶,这时的水壶进行了改进,要小口,好倒水,称为水瓶。水瓶又用什么材料来做呢?

赵佶说:“瓶宜金银” (《大观茶论》)这位昏君政治的不懂,吃喝玩乐风花雪月倒是数一数二的。“瓶要小者易候汤,又点茶注汤有准。黄金为上,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”。(蔡襄 《茶录》

     “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,故首银次锡”。(许次纾 《茶疏》)看来,在宋徽宗的坚强领导下,宋朝各界人士达成了高度共识,衷心拥护以黄金白银为核心的科学烧水观。这股风照样吹到了日本,但日本当时穷得要命,据说连铁壶都没法普及,只有贵族才用。陆羽说铁壶便宜又大碗,其实是上国神仙话,饱汉不知饿汉饥。

       元朝痛快,地摞荒了放牧,当然也不会讲究茶文化,偶而烧烧开水,也只发明了涮羊肉。接下来的朱元璋是位彻底的无产阶级,但他的龙子显然有点放松思想改造,沾染了士大夫讲究喝茶的不良风气。他儿子宁王朱权居然还写了本《茶谱》,显然是要摆脱山贼的家庭出身,混进知识分子队伍。


京都云色堂铁壶煮水壶的发展史:古人是怎么选择煮水器的?


      “瓶要小者易候汤,又点茶汤有准。古人多用铁,谓之罂。罂,宋人恶其生鉎,以黄金为上,以银次之。”张源说:“桑苎翁(就是陆羽)煮茶用银瓢,谓过于奢侈。后用瓷器,又不能持久。卒归于银(铁?)。愚意银者宜贮朱楼华屋,若山斋茅舍,惟用锡瓢,亦无损于香、色、味也。但铜铁忌之。”(《茶录》)看来在白银当货币的情况下,用把银壶真是很没面子的呀。

       茶事在明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从唐以来的蒸青茶团饼因为太费劳力,被苦孩子出身的朱重八元璋皇上给废了。大家开始泡芽茶喝,此外鲜叶加工也开始用炒青,保留茶叶最原本的色香味,这个就不能放壶里煮了,煮熟了成苦菜汤,没法喝了。水壶和茶壶,到这时就截然分家了。大明朝的文人很闲,除了清议闹事、寻死觅活来证明自己外,喝茶、侃茶也是表现自己的一个最好途径。因此在这个时候,景德的青花、宜兴的紫砂这些与茶有关的物件获得了空前发展,各种茶文化通俗读物也层出不穷,大有文化之势。

       明末周高起的《阳羡茗壶系》算是最早、最有名的茶壶专著,在紫砂坛子上混的人,不背两句简直就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。其实,这里面不光专论茶壶,也顺便说了水壶:“惟纯锡为五金之母,以制茶铫,能益水德,沸亦声清,白金尤妙,茀非山林所办尔。”这个茶铫,就是烧水用的水壶了,用锡就很牛,白银更妙,“白金”是银的古称,不是铂。


文章来自:铁壶之家
御釜屋-小泉精品会
盏中宇宙-天目收藏艺术大赏
臻品砂铁壶专场
相关搜索
日本银壶发展史:日本银壶好在哪?为什么“好壶难求”
日本高冈铜器的发展史
银烧水壶有坏处么?看这篇文章就够了
银水壶哪个牌子好?巧夺天工的高端银壶品牌介绍
选购日本铁壶要注意哪些?

猜你喜欢

首页

首页

分类

分类

咨询

咨询

发现

发现

我

官方400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