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银壶上的“金石味” 1

银壶上的“金石味”

金石画家


中国画素有“书画同源”的说法,中国画的基本特点是意象思维和线造型,并以毛笔的书写性笔墨来表达和表现。

从艺术的角度说来,中国画是书画同源,发展后成熟的文字是刻在碑石上的粗犷,豪放,洒脱,稚拙的追求,诞生了近代一大批如赵之谦、吴昌硕这样的金石画家。

他们把篆刻的刀法、书画的笔法融入到写意绘画中,讲究“无一笔无来历”使得纸上作画,可以传递出书法的气韵,恣肆纵横挥毫泼墨,“写”成一幅幅设色清丽,用笔古雅的画卷。完成了中国画的又一次革新。


刻刀韵味


清末以来,这近似于书法的绘画线条,用在竹刻、木刻、紫砂生陶等器物上,成为一种风尚。

不加以堆砌的雕琢,反而用刀法追求画法,使得这些手工艺品,伴随着国画一道,创造并传递着文人书房的古雅气息。

同样刻绘一方兰竹,用刻刀刻紫砂,寥寥数笔,熟练的艺人甚至可以信刀拈来,寥寥数刀,在刻刀中尽得兰花飘逸,书法落字洒脱。


但这对于银匠的手工艺,确是极大的考验。


锤錾成画


银壶能够表现线条的方式,只能是单独的锤子錾子錾刻、或是结合刀来进行剔刻。而錾子说到底,就是以积点成线的方式打制而成的。

不同的錾子,其大小,用处也都不同。

因此一根线条都需要换好几次錾子打成。通过锤、錾的不断选择,更换,银匠们才能完成国画的笔墨气韵的表现。

著名银壶大师段六一就表示,在壶上如果需要錾刻一个“人字”也需要更换四次錾子,以此才能很好的复原金石书画的韵味。

这看似简单的线条,他的深浅,呼吸,节奏均有着与书画艺术相互契合的韵律,使得壶面每一根线条,仿佛都有着自己的生命。

文人画工与“银”相结合,所呈现的金石味道,更为古雅。

如此生动的画面,却又不知耗费了银匠多少个深夜,才能有如此完美的呈现。这也是传承手工艺这极为可贵的地方。


文章来自:铁壶之家
御釜屋-小泉精品会
盏中宇宙-天目收藏艺术大赏
臻品砂铁壶专场
相关搜索
初次了解日本银壶
银壶平时应该怎样保养?
日本银壶名堂大渊银器:纯手工银壶汤沸鉴赏
日本银壶发展史:日本银壶好在哪?为什么“好壶难求”
银壶怎么用,为什么最近几年很流行?

猜你喜欢

首页

首页

分类

分类

咨询

咨询

发现

发现

我

官方400电话